当前位置:首页 > 种植致富 > 正文

大班语言活动——钱是怎么来的?教案设计与实施

大班语言活动——钱是怎么来的?教案设计与实施

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为了让幼儿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,培养幼儿对金钱的认识和理财意识,我们特开展本次大班语言活动——“钱是怎...

活动背景
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为了让幼儿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,培养幼儿对金钱的认识和理财意识,我们特开展本次大班语言活动——“钱是怎么来的?”,通过本次活动,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钱的来历,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。

活动目标

1、知识目标:了解钱的起源和发展,知道货币在生活中的作用。

2、能力目标:通过观察、比较、分析等方法,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3、情感目标:培养幼儿对金钱的尊重和理财意识,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好奇心。

活动准备

1、教学课件:介绍钱的起源、发展历程以及货币在生活中的作用。

2、小组讨论材料:关于钱的问题、图片等。

3、互动游戏道具:模拟购物场景、货币卡片等。

4、情景表演道具:古代货币、现代货币等。

活动过程

(一)导入

1、教师出示古代货币,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?它有什么作用呢?”

2、幼儿自由发言,教师总结:这是古代的钱币,它可以在生活中用来交换物品。

(二)基本内容

1、观看课件,了解钱的起源和发展。

(1)教师播放课件,介绍钱的起源:古代人们用贝壳、布匹、牛羊等物品作为交换媒介,后来逐渐演变成金属货币。

(2)教师继续播放课件,介绍货币的发展历程:从金属货币到纸币,再到电子货币,货币的形式和功能不断变化。

2、小组讨论,分析货币在生活中的作用。

(1)教师出示关于钱的问题,如:“你们知道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吗?”“为什么我们要有金钱观念?”等。

(2)幼儿分组讨论,分享自己的看法。

3、模拟购物场景,体验货币的使用。

(1)教师设置模拟购物场景,如超市、水果店等。

(2)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,使用货币进行交易。

4、情景表演,展示钱的来历。

(1)教师分组,每组选择一个与钱有关的场景进行表演。

(2)表演结束后,教师点评并总结。

(三)总结

1、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内容,总结钱的来历和发展。

2、强调金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,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。

活动延伸

1、家庭作业: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“我的家庭收支表”,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。

2、社会实践:带领幼儿参观银行、商场等,亲身体验货币的使用。

通过本次大班语言活动——“钱是怎么来的?”,让幼儿了解钱的起源和发展,培养幼儿对金钱的认识和理财意识,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,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表演,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好奇心,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。

    最新文章